时间所无法治愈的 焦点速看
【资料图】
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: 主角Lee是个普通人,住在一个安静的海边城市的,有一群狐朋狗友,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。他本该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,直至老去。但是因为他的过失,大火吞噬了他的房子,也吞噬了他的三个孩子。他变成了人们眼中那场大火的罪魁祸首,是一个被憎恨的丈夫,一个糟糕的父亲。他痛苦万分,却在警局自杀未遂,在这之后Lee独身一人离开曼彻斯特,去往波士顿工作。
他开始变得浑浑噩噩,做着杂物工,拿着最低工资不计报酬,无所谓前景,并且有着严重的自毁倾向,故意挑衅,寻求斗殴。而在某天而因为哥哥的突然死亡,他不得不回到故乡,所面临的是哥哥的葬礼和侄子Patrick的抚养权,以及被他封存起来的那些难以消弭的伤痛,这次归乡之旅也让一些东西开始改变。
这是一部非常克制的,非常安静的影片: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矛盾,没有剑拔弩张的的剧情冲突,没有歇斯底里,没有情感爆发。故事和情绪都是淡淡的,观看时仿佛能感受到海风拂面,带来湿润的感觉。
正因为如此,影片才更加真实,展现出来的悲伤更为极致,区别于《超脱》那“苍梧山崩湘水绝,竹上之泪乃可灭”一样的肆意宣泄,直击人心。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的悲伤更像是“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”一般,情感如流水般不着痕迹缓缓流淌,无声包围住你,恍然发现时早已深陷其中,泪流满面。
侄子看着冰柜里的冷冻鸡肉联想到父亲,嚎啕大哭;为了让侄子和女友有私密的一段时间,lee和女孩的母亲坐在客厅里努力聊天;驾着刚换了马达的船,带着侄子和女友出海,lee露出了难得的笑容;前妻Randi小心翼翼的与lee交谈,提及过往,表达原谅也祈求原谅,最后因为lee的拒绝与否认而声泪俱下。真正的伤痛就隐藏在这些最真实的情节之下。
男主的独特气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,全程展现着“若无其事”的平静,却将情绪铭刻进每一个画面。
影片所传递出的思想在我看来也是弥足珍贵的,有人用一句话来总结:“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过去的自己和解”人们总是喜欢会劝告他人:要放下过去,走出伤痛,走向未来。但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过去和解,有时将我们覆盖的东西并不仅仅只是细雪,会随时间消融于阳光之中。其中的撕心裂肺只有自己才能体会。所以lee的那句:I can't beat it,才会如此振聋发聩。
第一次观影时,我本以为故事的发展会是lee和侄子相互搀扶,走出悲伤。但是看到影片快结束的部分,在拐角处,妻子的发自内心原谅没有带来释怀,他反而更加痛苦,他看了自己死在火灾里的孩子们质问他:你看不见我们身上着火了吗?我才发觉这部影片摈弃了廉价的煽情,忠于最真实的生活。
lee最后皮从悲痛走出来了吗,并没有,他不选择与过去和解。是因为他懦弱吗?并不,他朝自己开枪的时候没有一丝的犹豫。那么他在前进吗?毫无疑问是的。在故事的结束,lee选择放弃侄子的抚养权,准备再次离开小镇,继续去做那份低端的工作。两人慢慢地走在路上。lee心不在焉得陪侄子玩抛接球游戏。他说;我在找一个有两间房的住处。侄子询问问为什么。他回答:这样你就能来过夜了。是的,在影片最后,我们可以看见lee选择了伸出手去接受,选择带着伤痛前行,,即使无法被时间治愈,即便道阻且长。
或许当我们不再纠结于“走出来”“与过去和解”时,我们才是真正的和过去和解,和自己和解。